總召會議

教育部建立教師多元升等運作制度工作圈
總召集人:玄奘大學 劉得任校長
副召集人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新仁校長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李篤中副校長
・第一次會議
時間:104年4月10日(星期五)下午14時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篤行樓6樓 Y603會議室
會議目的:教育部於104年3月成立教師多元升等工作圈小組,因此召開任務分組及工作期程。
・第二次會議
時間:104年5月12日(星期二)上午9:30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篤行樓6樓 Y603會議室
會議目的:針對教學實務組、產學合作組研擬操作型定義、審查基準、審查配合項目進行討論,及規劃全國公聽會議程。
・第三次會議
時間;104年5月29日(星期五)上午9:00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篤行樓6樓 Y603會議室
會議目的:依據教育部修改建議,針對教學實務組研擬操作型定義、審查基準、審查配合項目與整體支持系統討論。
・第四次會議
時間:104年8月10日(星期一)下午16:00
地點:中央聯合大樓南棟18樓16會議室
會議目的:討論教學實務升等及產學合作組審查人才資格條件。
・第五次會議
時間:104年8月12日(星期三)中午12:30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
會議目的:教師多元升等運作制度分區說明會討論會議。
教學實務組工作圈會議
召集人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
工作圈小組:中國醫藥大學、中華大學、中興大學、玄奘大學、逢甲大學、國立中興大學、國立虎尾科技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、朝陽科技大學、明道大學 楊思偉教授、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陳盛賢教授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國川教授
・第一次會議
時間:104年4月24日(星期五)下午13:30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行政大樓6樓 A605會議室
會議目的:討論教學實務研究操作型定義、各領域建議審查基準、審查配合項目與整體支持輔導措施,以及學術領域教學實務研究送審類型。
・第二次會議
時間:104年4月30日(星期四)下午15:30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篤行樓8樓 Y803會議室
會議目的:再次討論教學實務研究操作型定義、各領域建議審查基準、審查配合項目與整體支持輔導措施。
・第三次會議
時間:104年7月22日(星期三)上午10:00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篤行樓8樓 Y803會議室
會議目的:討論教學實務升等外審專家遴聘資格條件。
大工作圈會議
時間:104年6月12日(星期五)下午13:30
地點:中央聯合大樓南棟18樓第9會議室
列席指導:教育部高教司黃司長雯玲、教育部高教司王淑娟科長
總召集人:玄奘大學劉校長得任
出席人員:臺北市立大學何希慧教授、中華大學戴曉霞教授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、大葉大學、中國醫藥大學、中華大學、弘光科技大學、南臺科技大學、國立中興大學、國立宜蘭大學、國立虎尾科技大學、國立高雄餐旅大學、國立雲林科技大學、國立臺中教育大學、國立體育大學、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、逢甲大學、朝陽科技大學、輔仁大學、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、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、教育部高教司張詩欣科員
會議目的:報告教學實務升等與產學合作組所研擬之操作型定義、建議審查基準、審查配合項目。
教學實務組簡報

全國工作圈會議
分區說明會
・南區
時間:104年10月29日(星期四)上午9時~12時
地點: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十樓國際會議廳
指導單位:教育部。
主辦單位:玄奘大學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。
協辦單位:國立高雄師範大學
・中區
時間:104年11月18日(星期四)上午9時~12時
地點: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6樓會議廳
指導單位:教育部。
主辦單位:玄奘大學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。
協辦單位: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
・北區
時間:104年11月26日(星期四)上午9時~12時
地點:國立臺灣科技大學AU視聽館
指導單位:教育部。
主辦單位:玄奘大學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。